1968年,当总统候选人、前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抵达迈阿密海滩参加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时,他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在他获得提名之前,他在机场受到了大约700人的欢迎,当他到达大会总部时,有2000个气球被释放,他受到了两个乐队的款待,他们同时唱起了激动人心的《尼克松的唯一》(Nixon’s the One)。
“今天下午晚些时候,理查德·m·尼克松(Richard M. Nixon)和他自信的随行人员带着像比斯坎湾(Biscayne Bay)一样灿烂的笑容,来到了这个会议城市,比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主要竞争对手晚了一天,但可能比他们自信100倍,”《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8月6日的头版头条这样写道。
两天后,尼克松正式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斯皮罗·阿格纽成为他的竞选伙伴。此后不到六个月,他将宣誓就任美利坚合众国第37任总统。
8月初的一个星期,在迈阿密海滩,共和党聚集在一起,选举1968年的总统候选人。虽然尼克松在参加全国代表大会时明显处于领先地位,但他的两个主要竞争对手是各自右翼的著名势力——演员出身的加州州长罗纳德·里根和商业大亨、纽约州州长纳尔逊·洛克菲勒。
但是洛奇和吉普赛并不是尼克松的对手,尼克松毫不费力地锁定了提名。阿瑟·克罗克(Arthur Krock)在《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上写道:“第一次唱名已经进行了一半,计票官们才绝对确信,像往常一样,二加二等于四,而尼克松的竞争对手所吹嘘的这场公开大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种令人担忧的可能性消失在了炎热的空气中。”
在他的获奖演说中,尼克松承诺与共产主义国家展开对话,开始逐步结束越南战争,“恢复美国的实力”,当然,还有减税。
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结束时,记者克莱夫·巴恩斯(Clive Barnes)在《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上抱怨说,会议过程很沉闷。“大会不是一个戏剧性的事件,而是一场猜谜游戏,一场权力的猜谜游戏,既老套又无聊,”巴恩斯写道。他接着指出,最主要的一点是,“它缺乏风格。”
几周后,民主党人聚集在芝加哥,选择他们自己的总统候选人,但他们的大会有一个明显不同的氛围。就在党内对党的政策进行激烈辩论的同时,大约1万名反越战抗议者聚集在街头游行,高呼口号,表达他们对战争的反对。
随着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的与会者开始涌入芝加哥,芝加哥市长理查德·戴利准备平息任何爆发的骚乱。他在该市召集了1.2万名警察、6000名国民警卫队成员和6000名美国士兵。双方的情绪都在升温——反战抗议者对他们的事业充满热情,而这座城市的守军全副武装,随时准备出发——所以当双方的对抗迅速演变成暴力冲突时,也就不足为奇了。在持续数天的示威活动结束时,668名抗议者被捕,据报道有1000人受伤。
1968年,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全国各地发生的戏剧性和残暴事件的背景下,理查德·尼克松在11月5日的普选中以势均力敌的比分当选总统。计票时,尼克松以50万票险胜当时的副总统休伯特·汉弗莱(尽管他在选举人团中领先210票)。
在《华盛顿邮报》上,记者大卫·s·布罗德宣布:“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这位在1960年为共和党失去总统职位的55岁前副总统,昨天重新夺回了它,使其成为美国政治史上最伟大的个人复出和最接近的选举之一。”
尼克松的总统任期以故事书般的东山再起和他自己统一国家的承诺开始,但最终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1974年,尼克松赢得连任后,他的总统任期陷入了弹劾程序的混乱,最终导致他辞职,这进一步分裂了这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