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颂歌》朗朗上口的曲调可能听起来很熟悉,让人想起《小鬼当家》等圣诞电影,但哼唱的人可能对这首歌的起源知之甚少。
《钟声之歌》曾出现在无数假日电影中,甚至被布偶乐队(The Muppets)表演过,它是西方流行文化的主要内容,源于乌克兰早期争取独立的行动。
这首歌的旋律是一首名为“Shchedryk”的乌克兰歌曲,或新年颂歌,由作曲家米科拉·莱昂托维奇创作,并于1916年圣诞节在基辅首次演出。
今年平安夜,乌克兰广播合唱团将在基辅爱乐乐团演出这首歌曲,音乐会门票售罄,重现了那段音乐历史。
这是乌克兰有史以来第一次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与西方同步,而不是像俄罗斯那样在1月7日。
“音乐外交”
周日的基辅音乐会将重现第一次在美国举行的谢奇德雷克音乐会,当时乌克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处于脆弱的独立状态。
1918年,在民族主义政治家西蒙·佩特利乌拉的领导下,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宣布从俄罗斯独立。
为了巩固共和国的地位,彼得利乌拉决定派乌克兰国家合唱团进行一次世界巡演。
“佩特利乌拉想说服西方协约国承认乌克兰的独立,所以他发起了这个音乐外交项目,”帮助组织周日音乐会的蒂娜·佩雷申科(Tina Peresunko)说。
这位文化研究者写了一本关于谢奇德雷克及其与乌克兰争取独立斗争的联系的书。
乌克兰国家合唱团于1919年前往西欧,然后去了美国,1922年10月,谢奇德雷克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举行了全国首演。
彼得利乌拉的目标是“通过歌曲,通过文化,通过乌克兰千年的民间传说……以表明我们是一个国家,我们不是俄罗斯人,”佩列申科告诉法新社。
“我们的想法是通过歌曲来传达乌克兰人民独立的权利。
“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是,现在被世界称为《钟声卡罗尔》的谢奇莱克成为了那次巡演的热门作品。”
然而,最终,佩特利乌拉的音乐外交没有奏效,乌克兰成为了苏联的一部分。
由于担心被苏联人逮捕,最初合唱团的歌手们作为移民留在了美国。
《谢奇莱克》的作曲者从来没有享受过全世界对他的作品的反应:根据乌克兰文化部的说法,他于1921年在他父亲的家中被一名苏联特工枪杀。
但他的音乐流传了下来。
1936年,有乌克兰血统的美国人彼得·威尔豪斯基(Peter Wilhousky)用谢奇莱克的音乐创作了英文歌词《钟声之歌》(Carol of the Bells),使其成为圣诞节的代名词。
“乌克兰的艰难时刻”
在周日的音乐会之前,乌克兰广播合唱团的指挥尤利娅·特卡奇(Yuliya Tkach)在基辅领导排练,歌手们裹着围巾和夹克。
“这里有暖气吗?”她一度问道。
当空袭警报响起时,他们正要表演Shchedryk,他们不得不下到地下室。
Tkach穿着传统的刺绣衬衫,将Shchedryk早期演出的动荡时期与现在进行了比较。
她告诉法新社:“然后发生了一场战争,然后是一场真正的斗争,最终导致了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现在,这种历史螺旋正在重演。”
周日在基辅举行的音乐会将部分重现以谢奇德雷克为主角的第一场美国音乐会。
特卡奇说这首歌对她来说很特别:“首先,这首歌象征着圣诞节,其次,它也是向世界展示乌克兰,第三,尼古拉·列昂托维奇是我亲爱的作曲家。”
音乐会还将演唱原合唱团世界巡演中的其他歌曲,其中一些现在很少听到。
Peresunko在档案中寻找乐谱,其中一些只有一份。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项目,”Tkach说。
“有些作品对我来说是一种启示。”
这位指挥家说,她还想带着她的合唱团出国巡演,“在乌克兰这个困难时期向世界展示同样的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