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星期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投票决定将日本历史悠久的佐渡金矿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委员会在印度召开会议,一致投票赞成将该遗址列入名单。这是日本第26处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上的金矿(和一些银矿)位于新泻县的佐渡岛。17世纪上半叶,日本的黄金产量约占世界黄金产量的20%。其中一半是在佐渡岛金矿开采的。在江户时代,这使得该岛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金矿。
日本外相上川洋子在推特上对这一消息表示欢迎,他说:“我真的很高兴,7月27日,在第4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日本提名的“佐渡岛金矿”经世界遗产委员会所有成员国的一致同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今年6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对将这些矿山列入世界遗产的提议提出了“推荐”。它要求提供关于以下三点的补充资料:
排除某些区域时e这些遗产大多可以追溯到明治时期;详细说明矿山在历史上是如何运作的;展览设施及展览计划。
韩国最初对该名单提出异议,声称韩国劳工在后来的时代受到不公平的雇佣。然而,在与日本谈判后,双方达成了协议。韩国和日本的代表都是该委员会的成员。
佐渡岛的金矿闻名世界,尽管当时日本并不欢迎开放的国际贸易。马可·波罗在他13世纪的游记中提到日本盛产黄金。在佐渡生产的高质量金币“Koban”也被荷兰东印度公司和当时欧洲的其他贸易商所觊觎。
它在江户时代早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该地区独特的砂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工人们发明了一种叫做onagashi(大流)的金属提取方法。水流冲走了山上的土质碎片,留下了较重的黄金。它沉在水底,很容易收集到闪闪发光的奖品。
反过来,这些独特的技术在佐渡岛的景观和文化中留下了印记。从物理上看,Doyu-no-warito,一座被当时使用的采矿技术“分裂”的大山,主导着风景。
上川也通过她的新闻办公室发表评论,阐述了这段历史。她在书面评论中写道:“佐渡岛金矿作为一项特殊的文化遗产,具有非凡的价值,它体现了使用传统非机械化开采技术的黄金生产系统的最后高级阶段,这种技术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叶德川幕府末期,在此期间机械化日益普及。”
她补充说:“我衷心欢迎佐渡岛金矿被列入世界遗产,并对当地人民长期以来的努力表示诚挚的敬意。”我希望这一铭文能够增加佐渡岛的游客数量,并希望‘佐渡岛金矿’作为世界遗产的价值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认识和重视。”
尽管当时日本并不欢迎开放的国际贸易,但它生产的黄金却闻名世界。马可·波罗在他13世纪的游记中提到日本盛产黄金。此外,在17世纪上半叶,日本的黄金产量占世界的20%。其中大约一半来自佐渡岛,使佐渡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金矿。
令人垂涎的koban,椭圆形金币在岛上铸造。它们也到达了欧洲各地商人的手中。甚至荷兰东印度公司也因其高品质而对其大加赞赏。
新泻县和当地社区一直在努力维护遗址的真实性和可达性。除此之外,他们还提供有关采矿技术和历史的展品和其他信息。
如欲了解更多资讯,请参阅关于日本前进号佐渡金矿的事。
作者:JAPAN For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