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影响:TikTok的趋势将节省你的钱包
2025-07-13 00:08

去影响:TikTok的趋势将节省你的钱包

  

  

TikTok influencers are urging followers to avoid certain cult-favorite products.

  抖音最新的趋势可能会让你的银行账户很开心。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美妆网红——一个通常为彩妆和护肤品牌唱赞歌的群体——开始尝试去影响他人。抖音粉丝敦促粉丝在冲动购买某些狂热产品时三思而后行。

  内容创作者正在把所有东西都扔到公共汽车下,包括Olaplex的洗发水和护发素以及Too Faced的Better Than Sex丰润睫毛膏等不可触摸的圣杯产品。他们还警告不要把钱花在昂贵的产品上,比如戴森599.99美元的Airwrap发型器。

  抖音用户阿丽莎·克罗梅利斯在她的视频中说:“作为一个在健康、美容和护发产品上花费数千美元,但却喜欢省钱的人,我将打消你购买这些东西的想法。”该视频的点击量已超过540万次。

  在视频中,克罗梅利斯建议被骗者购买更昂贵的产品,她说这些产品不值得大肆宣传。例如,她建议购买Wet n Wild的MegaGlo化妆棒(在当地药店售价4.99美元),而不是Charlotte Tilbury的42美元的glow - gasm Beauty Light Wand Highlighter。(“太可怕了,我讨厌这个,从来没用过,”这位网红这样评价这款产品。)

  克罗梅利斯认为像她这样的视频具有“经济衰退核心影响力”。当鸡蛋的价格在过去12个月里上涨了近60%时,你的大多数粉丝都不会去买30美元的唇彩;她说,你所创造的内容必须与时代相适应。

  她说:“随着美国经济的恶化,人们用于个人护理的可支配收入越来越少。”“所以,通过提供更实惠的选择,或者提供更受愚弄的产品,我让人们仍然觉得自己仍然是正在发生的趋势的一部分。”

  就在克鲁梅利斯的视频在TikTok上走红的同一天,美妆内容创作者@katiehub.org因为她对迪奥化妆品的坦诚评论而在该应用上疯传。

  @katiehub.org在她的视频中说:“仅仅因为你在垃圾上放了漂亮的包装,并不意味着它就不是垃圾。”该视频的点击量为180万次。

  在另一段有损形象的视频中,美妆网红瑞秋·芬利(Rachel Finley)在丝芙兰(Sephora)的走道上走着,拖着她心爱的产品,她说这些产品实际上并不管用。

  芬利举了Supergoop的矿物粉防晒霜为例,说:“是时候让防晒粉成为过去了。”“你得到的保护作用还不到标签上的2%。这些都不是有效的防晒霜。”

  素颜内容创作者也开始参与进来。在一个视频中,可持续时尚影响者Hudi Charin (@thethriftythinker)批评了金·卡戴珊的Skims。

  她说:“我不明白为什么还有人在Skims买东西,因为有这么多更好、更道德、更可持续的替代品,而且它们的价格几乎相同。”她推荐了the Girlfriend Collective和Gaia Garments等品牌。

  她说:“有很多品牌需要你的支持,而不是一个在员工加班时不支付工资的亿万富翁。”

  这种“去影响力”趋势恰逢睫毛膏门——TikTok上的一场风波,围绕着化妆师米卡拉·诺盖拉,她被指控在一段推销L 'Oréal品牌睫毛膏的视频中使用睫毛夹。

  马斯卡拉门引发了一场关于网红文化的讨论,以及TikTok上大量奉承、好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产品评论。批评人士说,只要能获得品牌合作、赞助和源源不断的免费赠品,内容创作者就会很高兴地发表一篇不诚实的正面产品评论。

  考虑到对网红文化的强烈抵制,市场营销学教授阿梅里克斯·里德二世对“去网红”趋势并不感到惊讶。

  “在与流行文化深度融合的营销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趋势与反趋势之间不断的摇摆;当一种消费者情绪走向极端时,就会有一种自然的航向修正,向另一种方向移动,向‘中间’靠拢,”沃顿商学院的教授告诉《赫芬顿邮报》。

  去影响者运动是影响者文化的自我调节和方向纠正,多年来被认为是超级策划和缺乏真实性。

  里德说:“这就像抖音版的多芬(Dove)‘真美’(Real Beauty)广告(21世纪初)投放时的情况。”

  有影响力的人承认,去影响的概念有点讽刺:从本质上讲,“买这个,不买那个”仍然在影响和推动消费主义。

  另外,正如克鲁梅利斯指出的那样,告诉别人某件事是“最糟糕的”并不适用于每个人。

  她说:“我确实认为,这种去影响力的趋势与产品的‘坏’或‘好’程度无关,更多的是让人们相信,并非所有产品都值得疯狂炒作。”

  在TikTok上使用@cakedbybabyk的美妆内容创作者Karen Wu说,任何帮助人们监控炫耀性消费的东西都不会那么糟糕。

  她在接受《赫芬顿邮报》采访时表示:“我们一直在说,每个人都需要每一种病毒式传播产品,而观众们越来越厌倦了。”“我在自己的频道上制作了几个视频,讨论了一系列我讨厌的产品,以及我甚至都不想尝试的病毒式传播产品。”

  吴每月花几百美元在化妆品和护肤上,而她评论的其他产品都是品牌商寄来的。

  她说:“我知道,从一个美妆内容创作者的角度谈论消费主义是具有讽刺意味的,但我相信,如果处理得当,可以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

  像吴这样的网红是否担心,如果他们对品牌过于挑剔,品牌可能不太倾向于与他们合作和免费赠品?

  “说实话,我的想法恰恰相反,”她说。“有很多品牌都重视真实性,如果他们不重视,那我就不会想和这个品牌合作。”

  有影响力的品牌策略师麦迪逊·波特(Madison Potter)说,聪明的品牌会把去影响力视为进行消费者研究的机会,他们通常会在这方面花费数千美元。

  她告诉《赫芬顿邮报》:“作为一名战略家,这些信息是一座金矿。”“去影响的独特之处在于,创作者直接告诉品牌缺乏信任。这是品牌听取消费者意见并调整营销努力的机会。”

  一些公关专家和品牌战略家对此持怀疑态度。

  广告公司Zerotrillion的创始人亚历克斯·帕奎因在接受insider网站采访时表示,品牌可能会在审查他们接触的网红时更加谨慎。

  “品牌必须问自己,‘如果这些网红的粉丝不喜欢他们为我们制作的内容,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倾向来攻击我们?’”帕奎因告诉该网站。“有影响力的人需要小心,不要太快把这一趋势当作‘糟糕的按钮’来对待他们略微有些难为情的合作伙伴。”

  对于一些内容创作者来说,这个时刻更多的是关于教育,而不是关于不要买什么或换什么傻瓜。

  产品经理兼美妆内容创作者莫妮卡·拉维钱德兰(Monica Ravichandran)希望她的粉丝们思考一下,她们在TikTok上让哪些人影响了自己,并质疑一款受到狂热追捧的产品是否真的值得她们辛苦赚来的钱。

  在她的视频中,她建议人们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我已经有了一款很好用的粉底,我真的需要买这款热门的新病毒粉底吗?这个网红的皮肤类型或肤色和我一样吗?(作为一名有色人种,拉维昌德兰说,她在化妆之旅的早期跟随白人内容创作者时,受到了影响,买了错误的产品。)

  拉维昌德兰得到了一些免费产品,但每月要花大约500美元购买美容产品。她还谈到了“网红诚信”的必要性。

  “对我来说,网红诚信意味着创作者通过建立一个基于真实性的品牌,在社区中建立了信任和诚实,”拉维坎德兰告诉《赫芬顿邮报》。

  不是每件事都是“令人惊叹”或“可怕”的。实际情况通常比这更微妙——使用任何一种产品的体验都会有所不同。

  拉维昌德兰说:“我其实不相信‘不好的产品’,我只是认为这种产品既不适合你的肤色,也不适合我们的皮肤类型。”“这就是为什么当我评论我不喜欢的产品时,我总是提到该产品可能适用于谁。”

  经营TikTok账号@impaectforgood_的可持续内容创作者杰西卡·克利夫顿(Jessica Clifton)并不一定认为这一趋势会给TikTok带来巨大的变化:“TikTok文化太喜欢产品视频了。”

  尽管如此,作为一个多年来一直在谈论过度消费文化弊端的人,她说,成千上万的人参与去影响是令人兴奋的。克利夫顿说,用过于慷慨的TikTok评论的话说,如果人们被鼓励少买东西,那真的是“令人惊讶”。

  “拥抱简单,学会满足于更少的东西,这对我们的心理健康、钱包和环境都有好处。”

本内容为作者翻译自英文材料或转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本站
想要了解世界的人,都在 世腾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