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首尔8月10日电- - -咨询公司贝恩(Bain)称,航空公司面临史上最长的发动机维修等待,需求可能在2026年达到峰值,这将制约航空公司的增长,并在新飞机短缺的同时增加成本。
随着航空业走出疫情,零部件、劳动力和新飞机短缺,新一代发动机的维修费用高于预期,给维护、维修和大修(MRO)供应商带来了巨大压力。
贝恩在周四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新一代发动机的周转时间比疫情前的基准时间高出150%,传统发动机类型的周转时间高出35%。
除了MRO需求之外,遭遇新飞机交付延迟的航空公司并不会让老飞机退役,因为老飞机需要复杂的维护和零部件。
贝恩全球航空航天和国防业务联席主管吉姆?哈里斯(Jim Harris)表示:“飞机发动机MRO需求可能会在2026年达到近期峰值,并在2020年之前一直受到限制。”
他表示:“新一代发动机需求的下一次大幅增长将在2030年底前开始。”
总部位于马来西亚的MRO公司亚洲数字工程(ADE)的首席执行官本周告诉路透社,他的行业正在蓬勃发展,ADE将在8月份开设一个新的14线机库。
“除非MRO公司迅速采取行动弥补这一运力缺口,否则航空公司将面临运营受限机队的更高成本。财政负担,加上航空旅行脱碳成本的增加,可能会减缓旅客旅行的增长,”哈里斯说。
航空公司对飞机发动机的选择有限。一些飞机有一种可能的发动机类型,比如波音737 MAX,或者两种可能的发动机类型,比如空客A320neo。
RTX旗下的普惠公司(Pratt & Whitney)去年7月表示,一种罕见的粉末金属缺陷可能导致A320neo的一些发动机部件破裂,并呼吁加快检查速度。航空公司报告称,由于等待时间长,检查可能需要近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IBA Insight的最新数据显示,已有452架飞机因该问题停飞,还有494架未来将面临停飞。
国际航空协会通用航空和售后市场主管凯恩?雷(Kane Ray)表示,这些发动机还需要其他改装和大修工作。
印度运营商IndiGo上月表示,已与普惠公司达成赔偿协议。
越南航空当局本月要求该国航空公司租赁更多飞机,以弥补因发动机问题停飞的飞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