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人工智能将在全球创造1.7亿个就业岗位
2025-05-03 14:40

未来5年,人工智能将在全球创造1.7亿个就业岗位

  

  人工智能改变劳动力生态系统的能力毋庸置疑,其未来影响已经开始显现。某些工作已经面临灭绝的危险,而由于新的、更先进的工具的扩散,许多其他工作正在蓬勃发展。世界经济论坛(WEF)本周二发布的《2025年未来就业报告》显示,未来五年内,90%的雇主将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和与信息处理相关的技术来改变商业模式。在这段时间里,像收银员和办事员这样的文书工作将发现自己在一个越来越难以生存的环境中。

  人工智能的出现带来的技术进步——专家们几乎一致认为,当前的时刻是上个世纪最具破坏性的时刻——将重塑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关系。这份由总部位于瑞士的国际组织编写的报告得出结论,人与机器之间的互动将发生巨大变化。它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当前形势的数据,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发生的演变:目前47%的任务完全由人类完成,只有30%的任务涉及与机器的合作,到2030年,这些比例将实际上达到平衡。

  面对机器日益突出的优势,建议包括需要设计补充工作而不是取代工作的技术,并且还需要采取措施在人与机器之间建立可比较的协作,而不是实现完全自动化。报告警告说,除其他原因外,将全部控制权交给算法——除了完全摆脱任何人类责任是否合适引发的伦理辩论——可能导致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加剧,因为目前并非所有国家的投资都是平等的,未来它们也没有相同的资源来这样做。

  就像所有试图描绘劳动力市场未来图景的研究一样,这项研究也提供了关于就业创造和破坏的预测,这是部署生成式人工智能(允许创建图像或文本等内容)以及劳动力中新的权力平衡的结果。根据这一分析,到2030年,劳动力市场预计将经历相当于当前就业人数22%的结构性变化。这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创造1.7亿个新工作岗位,摧毁9200万个工作岗位,净平衡为总就业人数的7%,即7800万个工作岗位。

  在关于新工作的章节中,报告按行业细分了哪些活动将受益于新工作工具及其原因。因此,绝对增长最大的角色包括农业工人(因为需要适应可持续性和食品安全的需求);外卖司机(受电子商务兴起的推动);建筑工人(未来将继续投资基础设施);卫生专业人员(发达经济体老年人口的增长推动了对护士、护理人员和社会工作者的需求;以及高等教育专业人员(年轻人口的增加将产生对高等教育的更大需求)。

  另一方面,将有许多其他活动减少或面临消失的严重风险,主要是那些依赖于常规或重复技能的活动。其中包括文职人员的工作(通过人工智能程序进行数据管理减少了对这类专业人员的需求);客服人员(聊天机器人已经开始接管这类任务);还有机器操作员(工业自动化正在取代在生产线上操作基本设备的工人)。

  报告解释说,所有这些变化都受到五大趋势的影响:技术变革;地缘经济碎片化(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正在重新配置供应链和商业运营);绿色转型(正在创造与可再生能源相关的就业机会,以支持应对气候变化);经济的不确定性;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是发达经济体面临的挑战)。

  报告的结论是,技术转型和就业的演变代表了一个独特的机会,可以重塑劳动力市场,使其朝着更高效、更高效和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但报告称,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企业和教育机构之间的积极合作,以确保福利“包容和公平”。在这个新的工作时代,加强新技能培训和新职业教育也将是“减轻不平等风险和最大化机会”的关键。

本内容为作者翻译自英文材料或转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本站
想要了解世界的人,都在 世腾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