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歇根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以前人们对乳腺癌复发知之甚少的一个方面:尽管进行了靶向治疗,但癌细胞是如何在骨髓中存活的。
这篇题为“乳腺癌通过cx43相关的肿瘤基质通道传播到骨髓获得侵袭性表型”的论文发表在《临床研究杂志》上。
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是这种疾病最常见的形式,这种类型的癌细胞在缓解后可以在骨髓中存活数年,甚至数十年。
这些细胞在骨髓中的持续存在导致大部分患者(约40%)复发。
这种复发可表现为侵袭性骨癌,并伴有骨折和高钙血症等症状。
这些细胞还会扩散到其他器官,导致目前无法治愈的复发性疾病。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癌细胞是如何存活的,以及它们为什么会导致如此严重的复发性疾病,研究人员调查了这些分散在骨髓中的细胞发生了什么。
他们的关键发现是骨髓中正常细胞类型间充质干细胞支持癌细胞的机制。
“我们发现乳腺癌细胞需要与间充质干细胞直接接触,”加里·卢克博士说,他是密歇根大学分子成像中心卢克实验室的负责人,也是这篇论文的资深作者。
“癌细胞直接从间充质干细胞中借用分子、蛋白质和信使RNA。从本质上讲,间充质干细胞就像非常慷慨的邻居一样,提供物质,使癌细胞更具攻击性和耐药性。”
在实验室实验中,癌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之间的接触导致了数百种蛋白质的变化。
进一步分析哪些蛋白质可以使乳腺癌细胞存活,使研究人员将重点放在GIV上,也被称为Girdin。
该论文指出,在多种癌症中,免疫缺陷病毒驱动“侵袭性、化疗耐药性和获得转移潜力”。
GIV使这些癌细胞对雌激素靶向疗法(如药物他莫昔芬)具有特异性耐药性。
研究人员希望这种对癌细胞存活机制的理解有一天能导致防止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复发的治疗方法。